少年科学,则国科学
阳光下的少年——格致论道·未来少年第五期演讲活动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27日,格致论道·未来少年第五期演讲活动“阳光下的少年”在北京DO RE MI剧场举办。8位来自海淀区的青少年登台演讲,分享了他们奔赴热爱、勇敢追梦的动人故事。他们玩转前沿科技、颠覆传统艺术、记录美好事物……8位少年用他们的热爱与努力,讲述了各自的成长经历,展现出新时代少年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来自海淀区的中学生共350余人现场参与了本次活动。

打击乐作为音乐家族中最为古老的成员之一,以独特的节奏感和强烈的表现力,占据着音乐舞台的核心位置。八一学校的高若谷同学对打击乐有着强烈的爱好,在无数个日夜练习的瞬间,他感受到了打击乐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态变化,并获得了第二十二届学生艺术节器乐展演团体金奖、布拉迪斯拉发管乐节比赛银奖等荣誉。在演讲《“打”出精彩》中,他展现出了对打击乐真挚的热爱。

无线电测向是一项集智力、体力与科技知识的运动。中关村中学的赵星莹同学从初中起开始参与无线电测向,在成为“追风少年”的路上,她经历了艰苦的训练,但却乐在其中,在国赛初露头角。从她的演讲《追逐风中的电波》,观众感受到了她敢于挑战自我、一往无前的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的张圣甜同学喜欢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动人瞬间。她和摄影的结缘起于一台偶然翻出来的老相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态度,对摄影的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在演讲《那些镜头背后的故事》中,她分享了自己捕捉到的一个个触动人心的画面和由此结下的情谊,让观众体会到了摄影的魅力。

民族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八一学校的王炜楠同学对民族舞蹈有着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她在全国、市级和区级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舞台上,她如同一位勇敢的追梦人,每一次旋转、每一个跳跃,都是她对“美”的无尽热爱。她在演讲舞台上展示的舞蹈动作熠熠生辉,让观众沉浸在舞蹈之美中。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的蒋一儒同学十分热衷于自己动手做化学实验,小时候,厨房就是他的实验室。从实验探索中,他发现从日常用品到高科技材料,从食品工业到环境保护,化学的应用无处不在。他的演讲《从厨房到化学》让观众领略到了化学的奇妙与趣味。

琵琶是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被誉为“弹拨乐器之王”。十一学校的马粱粮同学,从四岁就开始学习琵琶,小学时担任学校民乐团的琵琶首席,曾获第三届辽源杯最佳演奏奖,也多次在全国、市级、区级比赛中取得佳绩。进入高中,她突发奇想组建了一个中西融合的新民乐乐队。观众随着她弹奏的旋律,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音乐之旅。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机器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十一学校的谢景琦同学,从小就对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高中以后,他加入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结构组,并参加了多场机器人比赛,作为中国队成员荣获“FGC国际机器人挑战赛”2024赛季全球冠军。在演讲《你好,机器人》中,他传达了希望让更多孩子爱上机器人的愿景。

观鸟摄影是一种亲近自然的户外探索活动,很多人通过这项活动关注到了鸟类的生存现状。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的杨景森同学就是其中一员,年仅12岁的他已经在全国观察到了近300种鸟类。在一次次观鸟经历中,他收获了勇气、知识和成长,也积极参与到鸟类保护行动中去。他演讲的《观鸟二三事》,用妙趣横生的观鸟趣事,呼吁更多人关注鸟类、文明观鸟、爱护鸟类。

本次活动由格致论道与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北京市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中关村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协办。

“格致论道·未来少年”原称“SELF+未来少年”,是格致论道专门为青少年演讲者举办的活动。该活动立足海淀区,面向全国,择优选择 12~18 岁之间的优秀青少年登台演讲,分享在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经历和心得体会,希望通过孩子们的分享,给全国更多青少年带来启迪和思考。未来少年活动由格致论道与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北京市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联合发起。自2020年举办以来,已有44名学生通过“少年科学宣讲团”训练营活动脱颖而出,登上演讲舞台,展露出了海淀青少年的蓬勃精神,彰显了海淀市民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优良精神风貌。